木塑复合材料应用地区非常广泛,所面临的气候条件也有很大的差异。为了确定暴露结冰/融雪环境对产品的影响,使材料经受湿、冷、冻、热的交替循环。本文中,正航仪器实验者以我国北方为例,盛夏季节经常承受雨水淋湿和30℃以上的暴晒,而冬季又需抵挡-20℃以下的严寒。在近水地带使用的WPC 材料会更加频繁地经受湿、冷、冻、热的交替循环。这种反复冷冻-融化过程对材料性能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,往往决定着产品的使用寿命。
一、试验方法
研究中考察冻-融循环影响时,一般是将试材放在水中浸泡24 h,然后在-29℃温度下冷冻24 h,再在室温下放置24 h,如此循环多次,然后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。本次试验采用-29℃~23℃,-40℃~23℃,-29℃~52℃,-40℃~52℃,-40℃~80℃,五个温度循环段。材料经过室温浸水24h,冰箱冷冻24h,烘箱解冻24h,历时72h 为一个循环,总共经历7 次循环。每次循环后测量材料的材色、重量、尺寸;经历3、5、7次循环后测其弯曲和蠕变性能。
采用三点弯曲加载方式测定材料的抗弯性能,跨高比设为14,每种实验条件下的材料选用6 块,对实验所得的数据筛选,计算平均值;根据破坏载荷,选取25%、50%和75%三种不同应力水平对材料进行蠕变试验,蠕变时间设为6200s。
二、试验结果与分析
复合材料的重量随着周期的延长而减小了,冻-融温度相差越大,重量减小的越多。这两种复合材料具有相似的重量变化情况,这是由于复合材料中高密度聚乙烯对材料重量的变化没有影响,重量的变化主要是受到木粉、稻壳的影响,而木粉、稻壳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,两种材料都具有纤维素,纤维素是材料细胞壁的组成物质,其化学结构上有许多自由羟基(-OH),部分形成氢键,部分处于游离状态,游离的羟基为极性基团,在材料进入水中浸泡时,借助氢键力和分子间力吸附极性的水分子,与其形成氢键结合,进行吸湿,再经过冷冻,烘箱的干燥,由于5 个循环温度是不一样的,烘干时的温度也是不一样,材料的解吸也羟基和水组成的氢键被破坏,由纤维素分子链间的羟基组成新的氢键,由于材料中的水分会不一样,在试验时,材料由冷冻变干的周期内,纤维素分子链的受到温度的影响,温度越高,木粉、稻壳的平衡含水率受到湿度和温度的影响。
当温度一定而相对湿度不同时,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则随着空气湿度的升高而增大,当相对湿度一定而温度不同时,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,试验中干燥温度越高,水分子的动能增加,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弱,从而脱离木粉、稻壳界面向空气中蒸发水分增多,所以在循环温度为-29~52℃、-40~52℃、-40~80℃时,材料的重量会减小,由于烘干的温度强度没有达到木材中物质的分解温度,所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,对材料的影响是可逆的,所以材料的重量会随着循环周期的延长而会发生变化,但是长期的循环会对材料内部的结构会有所破坏,重量的变化率也在减少;而在-29~23℃和-40~23℃冻融循环时重量增大,是由于烘干的温度不高,材料内部水分损失所造成的。
以上的实验研究,都采用到了正航仪器生产研制的烤箱,您对这台烤箱如有兴趣,欢迎来电咨询详细参数。http://www.zhenghangyq.net
